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多點讚賞,少點批評。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 批評不但不會改變事實,反而會招致憤恨,從而事與願違。



    已故的華納梅格,有一次這樣承認說:「三十年前我就明白,責備人是愚蠢的事,我即使不抱怨上帝沒有將智慧均勻的分配,可是我對克制自己的缺陷已感到非常吃力了。」
  華納梅格很早就學到這一課,可是我自己在這古老的世界上,盲目地行走了三十多年,然後才豁然會悟……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沒有人會為了任何一樁事情來批評他自己,無論錯誤到如何的程度。
  批評是沒有用的,因它使人增加一層防禦,而且竭力的替自己辯護。批評也是危險的,它會傷害了一個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覺,並激起他的反抗。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有這樣一個規律的必要——就像嘀咕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斥責怒駡的老闆……和那些吹毛求疵,令人討厭的人。
  從上千頁的歷史中,你可以找出很多很多,對 「批評」毫無效果的例子。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保持平衡 ( 學會生氣、放棄)

      自律,是艱苦而複雜的工作,你需要擁有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你以追求誠實為己任,也需要保留部分事實和真相。你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為使人生規範、高效、務實,必須學會推遲滿足感,要把眼光放遠。還要盡可能過好眼下的生活,要通過適當的努力,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


     換句話說,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約束”,我稱之為“保持平衡”,這也是自律的第四種原則。


     保持平衡。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不妨以生氣為例。我們心理或生理上受到侵犯,或者說,某個人、某件事令我們傷心和失望,我們就會感到生氣。要獲得正常的生存,生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反擊方式。從來不會生氣的人,註定終生遭受欺淩和壓制,直至被摧毀和消滅。必要的生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生存。我們受到侵犯,不見得是侵犯者對我們懷有敵意。有時候,即便他們果真有意而為,我們也要適當約束情緒。正面衝突只會使處境更加不利。大腦的高級中樞——判斷力,必須約束低級中樞——情緒。提醒後者稍安勿躁。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裏,想使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即便生氣、也可抑止其爆發的能力。我們還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表達生氣,還要注意時機和場合。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靈活的情緒系統,提高我們的“情商”。相當多的人直到青年、中年以後,才掌握了如何生氣的本領,這實在不足為奇。終生不知如何生氣者,想必也是為數眾多。


      不少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缺少靈活的情緒回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