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多點讚賞,少點批評。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 批評不但不會改變事實,反而會招致憤恨,從而事與願違。



    已故的華納梅格,有一次這樣承認說:「三十年前我就明白,責備人是愚蠢的事,我即使不抱怨上帝沒有將智慧均勻的分配,可是我對克制自己的缺陷已感到非常吃力了。」
  華納梅格很早就學到這一課,可是我自己在這古老的世界上,盲目地行走了三十多年,然後才豁然會悟……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沒有人會為了任何一樁事情來批評他自己,無論錯誤到如何的程度。
  批評是沒有用的,因它使人增加一層防禦,而且竭力的替自己辯護。批評也是危險的,它會傷害了一個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覺,並激起他的反抗。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有這樣一個規律的必要——就像嘀咕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斥責怒駡的老闆……和那些吹毛求疵,令人討厭的人。
  從上千頁的歷史中,你可以找出很多很多,對 「批評」毫無效果的例子。


   這裡是這椿舞弊案的事實經過:哈爾信脫.福爾,是哈丁總統任上的內政部長,當時委派他主事政府在「愛爾克」山,和鐵泡脫油田保留地出租的事。那塊油田,是政府預備未來海軍用油的保留地。
  福爾是不是公開投標?不,不是那回事,福爾把這份豐厚的合約,乾脆給了他的朋友「圖海尼」。圖海尼又如何呢?他把自己願意稱為「債款」的美金十萬元,給了這位福爾部長福爾接著用他高壓的手段,命令美國海軍進駐那地區,把那些競爭者趕走,因為他們的鄰近油井,吮吸愛爾克山的財富。保留地上那些競爭者,在槍桿、刀光下給趕走了,可是他們不甘心,跑進法庭,揭發了鐵泡脫美金一億元的舞弊案。這件事發生後,影響之惡劣,幾乎毀滅了哈丁總統整個的行政,全國群起譁然,一致痛恨;共和黨也幾乎垮臺,而福爾也被判下獄。

   福爾被斥責的焦頭爛額——在公務生活中,很少有人被這樣的譴責過!他後悔了?不,根本沒有!
  那是幾年後,胡佛在一次公共演講中暗示,哈丁總統的死,是由於神經的刺激,和心裡的憂慮,因為有一個朋友曾經出賣了他。當時福爾的妻子也在座,聽到這話後立刻從座椅上跳了起來。她失聲大哭,緊緊握著拳頭,大聲說:「什麼……哈丁是給福爾所出賣的?不,我丈夫從未辜負過任何人。即使這間屋子一景堆滿了黃金,也不會誘惑我丈夫做壞事。他是被別人所負,而才走向刑場,被釘十字架的。」
   這情形你可以明白,人類自然的天性,是做錯事只會責備別人,而絕不會責備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
   批評就像飼養的鴿子,牠們永遠會飛回家的。我們需要暸解,我們要矯正或譴責的人,他也會為自己辯護,而反過來譴責我們的。


  一八六五年四月十五日,星期六的早晨,林肯躺在一家簡陋的公寓的臥室中。這家公寓就在他遭到狙擊的福特戲院對面。林肯瘦長的身體,躺在一張短短而往下沉的床上,靠床的沿壁,掛著一幅朋漢「馬群展覽會」的複製畫,一盞煤氣燈散發出幽黯、淡淡的光亮。

林肯躺著就將去世的時候,陸軍部長斯坦頓說:「躺在那裡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待人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我曾費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研究林肯的一生,同時我整整費了三年的時間,撰著了一部有關他的書,我替這部書題名叫「人們對林肯尚未清楚的一面」。
  我相信我詳盡的研究有關於林肯的人格,和他的家庭生活,已到任何人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又找出有關於林肯待人的方法,作特殊的研究。林肯是否有放任批評過人?是的,當他年輕時候,在印第安那州的鴿溪穀;他不但批評,且還寫信作詩去譏笑人,他把寫好的束西,扔到一定會給人撿到的街路上,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人對他終身的惡感。
  林肯在伊利諾斯州的春田鎮,掛牌做了律師後,他還在報紙上發表他的文稿,公開攻擊敵對他的人,但是像這樣的事他只做了一次。
  一八四二年秋季,林肯譏笑一個自大好鬥的愛爾蘭政客,這人叫「西爾滋」。林肯在春田的報上,刊登出一封匿名的信諷刺他,使全鎮的人轟然大笑。西爾滋平時敏感而自豪,這件事激起他心頭盛怒。當他查出是誰寫這封信時,跳上馬,立即去找林肯,要和他作一次決鬥。
    林肯平時不願意打架,反對決鬥,可是為了顧到自己面子而不能避免下來。他的對手西爾滋讓他自己選用武器。林肯兩條手臂特別長,就選用了馬隊用的大刀,他同一位西點軍官學校畢業生學習刀戰。到了指定的日期,他和西爾滋在密士失必河的河灘上,準備一戰生死,就在最後一分鐘,他們兩方面的助鬥者,才阻止了這項決鬥。
  那次對林肯來講,是樁最驚人、可怖的事。可是這件事在林肯待人的藝術上,卻給了他一個極寶貴的教訓。他永遠不再寫淩辱人的信,永遠不再譏笑人家。從那時候開始,他幾乎從不為任何事而批評任何人。
    美國內戰的時候,林肯屢次委派新將領,統率「波托麥克」軍隊,可是一個一個都遭到沉痛的慘敗……使林肯懷著失望而沉重的心情,單獨一個人在屋子裡踱步。全國幾乎有半數的人,譁然指責這些不能勝任的將領,可是林肯保持著他平和的態度。他最喜歡的一句格言,那是——「不要評議人,免得為人所評議」
    當林肯的妻子和有些人,刻薄的談論南方人時,林肯總是這樣回答:「不要批評他們,我們在相同的情形下,也會像他們一樣。
  可是,如果有人有機會批評的話,那就是林肯了,我們看下面這個例證:
  七月四日的晚上,南方「李」將軍開始向南邊撤退。當時全國雨水氾濫成災,那時「李」帶領敗軍到達波托麥克時,看到前面河水暴漲,使他們無法過去,而勝利的聯軍就在後面。「李」和他的軍隊,進退維谷,處於圍困中。
  林肯知道這正是個極好的機會,把「李」的軍隊俘虜,立即可以結束這場戰爭。林肯滿懷著希望,他命令彌特,不必召開軍事會議,而立即襲進「李」軍。林肯先用電報發出命令,然後派出特使要彌特就即採取行動。
  可是這位彌特將軍,又如何處理呢?彌特所採取的行動,卻跟林肯的命令相反。他召開了一個軍事會議,違反了林肯的命令,還遲疑不決的延宕下去。彌特用了各種藉口覆電,實際上是拒絕進襲「李」軍。最後河水降退,「李」和他的軍隊就這樣逃過了波托麥克。
  「彌特這樣做是什麼用意?」林肯知道這件事後,震怒至極。林肯向他兒子勞白脫大聲說:「 老天爺,這是什麼意思……?「李」 軍已在我們掌握中了,祗要一伸手,他們就是我們的了……在那種情形下,任可將領都能帶兵把「李」 打敗,如果我自己去己經把他捉住了。」
  在沉痛失望之下,林肯寫了封信給彌特!林肯在他一生的這段時間中,他是極端的保守,用字非常拘謹的,所以在一八六三年裡頭,這封信出自林肯手筆,該是最嚴厲的斥責了。林肯這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親愛的將軍:
  我不相信你能領會出,由於「李」的脫走,所引起的不幸事件,和重大的關係。他已是在我們輕易的掌握中,如果將他捕獲,再加上最近我們其它地方的勝利,立即可以結束這場戰爭。
  可是照現在的情形來推斷,戰事將會無限期的延長下去。上星期一你不能順利的襲擊「李」軍,你又如何能再向他襲擊……我不期望你現在會有多大的成功,因為你已讓黃金般代
  價的機會消失掉了,這使我感到無限沉痛。"
    據你的猜想,當彌特看到這封信後,他將會如何呢?
  可是彌特從沒有看到那封信,原因是林肯並沒有把這封信寄出去。這封信是在林肯去世後,從他文件中發現的。
  我有這樣的想法——這只是我的猜想。林肯寫了這封信後,望著窗外喃喃自語:
    「慢著,或許我不能這樣匆忙,我坐在這寧靜的白宮裡,命令彌特進攻,那是一樁很輕而易舉的事,可是如果我到了吉地司伯,我也看到彌特上星期所看到的那麼多血,我的耳朵也聽到死傷者的呼叫、呻吟,也許我也不會急於要向「李」軍進攻……如果我也有跟彌特一樣懦弱的個性,或許我所做的,會跟他做的完全一樣。
  現在木已成舟,無法挽回了,如果我發出這封信,固然解除了我心一果的不愉快,可是彌特也會替他自己辯護。在那種情形下,他會譴責我,引起他對我的惡感,而且會損傷他以後做司令官的效果,甚至還會逼他辭去軍隊的職司。」
    有我想像中那回事後,林肯沒有把信發出,就放在一邊了。因為林肯從苦痛的經驗中知道,尖銳的批評、斥責,永遠不會有效果的。
   
    你所認識的人,你願意他改變、調整,或是進步嗎?是的,那是最好不過的。可是為什麼不從你自己先開始呢?從自私的立場來說,從自己開始要比改進別人,獲益得多。
    
   「當一個人的爭論、激辯起于自己時,」鮑寧這樣說:「他在若干方面已不是尋常的了。」
  在我年輕的時候,就很想讓人家知道我,我曾寫過一封信,給美國文壇上一位極負聲譽的作家,他叫「台維斯」,那時我準備給一家雜誌社,寫些有關文壇作家的文章,所以我請台維斯告訴我,有關他寫作的方法。
  數星期後,我有接到一封信,信上附注著這一句:「信系口述,未經重讀」。看到這兩句話後,很引起我的注意,相信寫這信的人,一定是位元事務繁忙的大人物,而我卻一點也不忙。可是我急於引起這位大作家台維斯的注意,我在寫了一封簡短的回信後,後面也加上這樣幾句:「信系口述,未經重讀。」
  台維斯不屑再給我回信,祇是把我那封信退了回來,可是下面潦草的寫著幾個字:「你態度之不恭無以復加。」
  是的,我做錯了,或許我應該得到這樣的斥責。可是,人性使然,這使我深深的痛恨,對他懷著極度的憤恨。甚至十年後.我知道台維斯去世的消息時,我心裡還深深恨他。而我卻羞於承認,就是他給了我的傷痕。
  如果你明天要激起一股憤恨,使人痛恨你十年,一直到死,我們可以放任一些對人具有刺激性的批評。
  當我們要應付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記住,我們不是應付理論的動物,而是在應付感情的動物。
  而且批評是一種危險的導火線——一種能使自尊的火藥庫爆炸的導火線,這種爆炸,有時會置人于死地。就有這樣的例子:胡特將軍受到人們的批評,又不被允許帶兵去法國,對他自尊的打擊,幾乎縮短了他的壽命。
  苛刻的批評,曾使敏銳的哈代……他是一位英國文壇上最好的小說家……使他永遠放棄執筆寫小說的勇氣。
  佛籣克林在年輕的時候,並不伶俐,可是後來成為極有手腕,和處世待人極有技巧的人,甚至擔任過美國駐法的大使。他成功的秘訣,是:「我不說任何人的不好!」他又這樣說:「而說我所知道的每一個人的好處!」

   任何一個愚蠢的人,都會批評人,斥責人,和抱怨人同時,也是絕大部份愚蠢的人才這樣做的。
  但若要寬恕,和瞭解,那就需在於人格、克己上下功夫了。
    
    卡萊爾曾經這樣說過:「要顯示一個偉大人物的偉大之處,那就要看他如何對待一個卑微的人。」
  正如強森博士所說的:「上帝在末日之前,還不打算審判人!」
  你我又為什麼要批評人呢?
  
  不要批評,責怪或抱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