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事實
尊重事實,是自律的第三種原則。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瞭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瞭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裏;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道理很明顯,但多數人仍然漠視事實。通向事實的道路並不平坦,我們出生時,並不是帶著地圖來到世界的。為在人生的路旅途上順利行進,我們需要繪製地圖,為此顯然要付出努力。
我們的努力越大,對事實的認識越清楚,地圖的準確性就越高。
相當多的人卻對認識事實缺乏興趣。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製地圖。他們原有的地圖窄小、模糊、粗略,對世界的認識狹隘而偏激。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聖不可侵犯,對於新的資訊和知識,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繪製人生地圖的艱難,不在於我們需要從頭開始,而是惟有不斷修訂,才能使地圖內容翔實和準確。世界不斷變化,冰山來了,冰山繼而消退;文化出現,文化隨即消失;技術有限,技術又似乎無限……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也處於更新和調整中。我們從弱小的、依賴性很強的孩子,一點點地成長為強有力的、被他人依賴的成年人;我們生病或衰老時,力量再次消失,我們又變得虛弱而且更有依賴性。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都會使我們的世界觀發生改變。孩子從嬰兒長到青春期,我們的心情也會發生變化。我們貧窮時,世界是一種樣子;我們富有了,世界又是另外的樣子。身邊每天都有新的資訊,要吸收它們,地圖的修訂就要不斷進行。足夠多的嶄新資訊累積成山,我們甚至不得不對地圖做大規模修訂,這使修訂工作越發艱難,有時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痛苦。
人生苦短,我們只想一帆風順。我們由兒童成長為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付出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人生觀、世界觀的地圖,似乎各方面都完美無缺。一旦新的資訊與過去的觀念發生衝突,需要對地圖大幅度修正,我們就會感到恐懼。寧可對新的資訊視而不見。我們的態度也變得相當奇特——不只是被動抗拒新的資訊,甚至指責新的資訊混淆是非,說它們是異端邪說,是來自邪惡勢力。我們想控制周圍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們的地圖。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遠比修訂地圖本身多得多),去捍衛過時而陳腐的觀念,卻不去考慮如何更新舊的地圖,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
國家首腦同樣是人,他們部分人格,都是童年經驗塑造的結果。
他們的言行,導演出許多值得思考的政治現象,譬如,希特勒追隨的是什麼樣的心靈地圖,它從何而來?從越戰開始到戰後,美國歷經幾任總統,各自都有怎樣的人生地圖?我想,他們的地圖肯定各不相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人們的地圖是怎樣的他們普遍的心理和行為,對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有著怎樣的影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長的一代,他們的人生地圖又是什麼模樣呢?如果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國家經歷塑造的地圖,導致美國領導者發動了越戰,那麼六七十年代的現實狀況,又將給我們的未來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從政府首腦到普通民眾,我們應該如何尊重事實,及時修訂人生地圖呢逃避現實的痛苦和不幸,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我們必須尊重事實,儘管這會帶來痛苦,但遠比我們的個人利益和暫時的舒適更為重要。我們必須淡化暫時的不適之感,應該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並願意承受所有的痛苦。要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盡全力,永遠尊重事實,乃至獻身真理。
迎接挑戰
獻身真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要自我反省。我們通過自身與外界的接觸來認識世界。我們不僅要觀察世界本身,也要對觀察世界的主體(我們自身)進行反省。
就世俗的標準看來,他們可能忠於職業,卻未必充滿智慧。智慧,意味著將思考與行動緊密結合。在過去的美國, “思考”(自我反省)沒有受到高度重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把阿德萊•斯蒂文森(1835—1914,美國副總統)諷刺為“書呆子”,還認為他不會成為出色的管理者,因為他這個人想法過多,經常陷入自我懷疑的狀態中。事實上,斯蒂文森的政績令人矚目,完全推翻了人們的猜想。我也親耳聽到過。有的父母嚴肅地提醒青春期的子女: “你思考得太多,只會把自己累壞。”這實在是荒謬,入之為人,就在於我們具有特殊的“大腦額葉” (解剖學辭彙),使我們有著異予其他動物的反省能力。隨著科學和文明的進步,我們昔日的態度似乎可以改變,我們意識到,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對於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反省內心世界的痛苦,往往大於觀察外在世界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選擇後者。實際上,願意獻身真理對於我們的非凡價值,將使痛苦顯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的快樂,甚至遠遠大於痛苦。
獻身真理,意味著敢於接受其他製圖者——外界的質疑和挑戰,由此確定地圖是否與事實符合。不然,我們就將生活在封閉的系統裏——就像是單間牢房,我們“反復呼吸自己釋放的惡臭空氣”——如同塞爾維亞•普拉斯(美國女詩人)的比喻,沉湎在個人幻想裏。
修訂地圖帶來的痛苦,使我們更容易選擇逃避,不容許別人質疑我們的地圖的有效性。
我們可能對孩子說: “不許頂嘴,我們是你們的父母,在家裏我們說了算。”
我們對配偶說: “我們就這樣維持現狀吧。你說我的不是,我就會鬧得天翻地覆,讓你後悔莫及。”
我們上了年紀,就會對家人和外人說: “我又老又弱,你為什麼還要和我過不去我這麼大年歲,可你居然對我指手畫腳!我的晚年活得不開心,那都是你的責任。”
我們是老闆和上司,就會對雇員說: “據說你有膽量懷疑我,還要向我挑戰。你最好想清楚,最好別讓我知道,不然就趕快捲舖蓋走人吧!”
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不管現實如何變化,我們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逃避挑戰是人類的本能,但不意味著它是恰當的態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做出改變。可想而知,我們不小心把大便弄到褲子上、我們一連許多天都不刷牙,想必也是自然的現象或行為,但事實是明擺著的:我們必須超越自然。和原始人相比,現代人已經發生諸多的變化,這說明我們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違背與生俱來的本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